在米蘭用完中餐,下午驅車前往距離米蘭164公里遠的維諾納。
維諾納剛好位於阿爾卑斯山麓上的最低隘口,成為一個南北往來的重要地點;
中世紀時,義大利與德國的通商、軍隊移防等都必須從這裡進出,
造就了維諾納繁榮一時的景象。
也讓維諾納在13~14世紀時期,獲得了「小羅馬」之稱。
最吸引人的應該是這裡是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地。
斯卡利傑橋(Ponte Scaligero)
進城前,可以看見一個老舊的橋。
這座橋連結著卡斯特羅維奇歐城(Castelvecchio)。
這座城是十四世紀維諾納統治者史卡拉家的宅邸,是一座美麗的磚造古城。
現在是市立美術館。
我們並沒有登上城堡,我在想,如果登上城堡應該可以看到維諾納城裡的樣子吧!
進城後,就是布拉廣場(Piazza Bra)。
在廣場的右手邊馬上看到艾曼紐二世騎馬像。
還記得我在米蘭大教堂廣場也看到艾曼紐二世騎馬像嗎?
就說這趟旅程會看到很多次艾曼紐二世雕像,
才剛落地第一天,就看到兩次。 XD
阿雷納橢圓形競技場(Aerna)
在布拉廣場前方,就是著名的阿雷納橢圓形競技場。
阿雷納橢圓形競技場建於西元1世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圓形競技場。
你可能覺得,這個競技場有什麼特別,羅馬競技場才是知名的競技場,
阿雷納橢圓形競技場的重點在於:它到現在還在使用中,且可容納2萬5000名觀眾。
阿雷納橢圓形競技場在夏天非常熱鬧,許多大型的音樂會、歌劇都會在這裡舉行。
其中最受好評的是威爾第的作品《阿伊達》(Aida)。
為了提昇戲劇效果,會將部分的觀眾席與地板融入佈景中,場面相當浩大。
*阿伊達*
這齣歌劇主要內容為:衣索比亞公主阿伊達被俘虜到埃及成為奴隸。
而埃及軍官Radames被迫在他的愛人阿依達及對法老王的忠心之間作抉擇的故事。
--維基百科
巴貝里尼宮(Palazzo Barbieri)
在阿雷納競技場側邊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是巴貝里尼宮,是現在維諾納市政府。
不曉得是不是在迎接聖誕節的來臨,在市政府前佈置了一個伯利恆之星。
看起來好美。
馬奇尼大道(Via Mazzini)
從競技場旁轉到馬奇尼大道。
這條路是最古老傳統的道路,而且也是維諾納主要的觀光街道。
在這條觀光街道裡,有好多精品店、餐廳與各式商店。
我喜歡這種小巷子的感覺,適合行人行走,不用擔心車子,又可欣賞兩旁的櫥窗。
差點成為我們婚戒的BVLGARI。
差點要衝進去買包包的FURLA。(後來在翡冷翠買了)
當然不忘記要跟我們Cartier婚戒一起拍照的三環戒。
茱麗葉之家(Case di Giulietta)
走到馬奇尼大道盡頭後右轉,馬上就可以看到茱麗葉的家。
看起來是個很不起眼的門口,但牆面上的塗鴉,滿滿寫著戀人的名字,真的很恐怖。
走進茱麗葉的家門,看到莎士比亞筆下「羅密歐與茱麗葉」所設定的場景。
這棟建築的陽台就是茱麗葉與羅密歐相會的地方。
不管是明信片也好,所有觀光客也好,都是為了這個陽台來到這裡。
在陽台前方是個小小庭院,庭院裡有一尊茱麗葉的銅像。
據說,撫摸茱麗葉銅像的右胸就會得到幸福,所以她的胸部超明亮。
不過,我已經很幸福啦,所以就跟茱麗葉一起合照就好。
羅密歐之家(Casa di Romeo)
離開人聲鼎沸的茱麗葉之家,領隊詹大哥說要帶我們去羅密歐的家。
在小巷子裡繞了繞,來到寧靜的巷弄。
如果不是門口立了牌子說明這裡是羅密歐的家,我想就算經過也不知道吧!
羅密歐之家並不對外開放,裡面據說還住著人。
一旁的牌子上不只寫了一段劇中對白,還註明裡面有住人,交談請小聲的警示。
古老聖母教堂(Santa Maria Antica)
離開羅密歐之家,再度繞繞繞(我懷疑如果重回維諾納,我還找得到嗎?),繞到古老聖母教堂。
這個教堂是史卡拉家族的教堂,旁邊則是史卡拉家族的墓園。
執政廣場(Piazza dei Signori)
走著走著,來到執政廣場。
應該是聖誕節的關係,廣場上有個小市集,還有耶穌誕生的馬槽。
以致於廣場中央站的但丁雕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丁1301年來到維諾納時,受到統治的史卡拉家族歡迎。
但丁後來替史卡拉家族寫下了《神曲》的最後一部份。
藥草廣場(Piazza delle Erbe)
穿過執政廣場就到了藥草廣場。
其實藥草廣場跟茱麗葉之家剛好在同一條路(Via Cappello)上,
茱麗葉之家在馬奇尼大道的右邊,而藥草廣場則在左邊。
藥草廣場故名思義就是蔬果市集。
到藥草廣場的時候是傍晚時分,所以沒有看到蔬果市集;
倒是看到一堆販售各式紀念品的攤販。
廣場中央有一個四根柱子構成的講壇(Capitello),是中世紀宣佈法令、犯人示眾的地點。
現在因為聖誕節的關係,而被放滿了樹枝。
聖女噴泉(Madonna Verona
在藥草廣場上,有一個聖女噴泉。
聖女噴泉建於14世紀,噴泉上的雕像是古羅馬的商業女神。
穿過聖女噴泉,是廣場的北端。
在這裡有一個的聖馬可雄獅(Leone di S. Marco)雕像,
這個雕像象徵維諾納於西元1405年,曾臣服於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的代表就是飛獅)
再度沿著馬奇尼大道往回走。
雖然此刻才傍晚4:30左右,但冬天的歐洲真的很快天黑吶!
街道開始點燈,櫥窗也閃著暈黃光芒。
處處可見的聖誕佈置讓我覺得:我真的來到歐洲,真真切切踏在義大利領土了!
天黑的很快。
回到阿雷納圓形競技場時,在布拉廣場上已經有了市集;
而且市集小販開了燈,看起來好美~
隨處可見的聖誕樹真的好美~
而且人家國外可都是使用真材實料的樹木來當做聖誕樹呢!
(是說,後來幾天我看到聖誕樹已經不想拍了,看膩了呀!)
離開維諾納時大約傍晚5點,天色整個暗了下來,沒有陽光,溫度顯得更低了。
而我們,正式跟浪漫之城說掰掰了~
【延伸閱讀】
[2009義大利]時尚之都-米蘭